阅读历史 |

第225章(1 / 2)

加入书签

老太太眼底的阴霾才稍稍散去,被他哄的笑过一场,又由着他伺候着吃了药,之后才打发了他去忙,自己沉沉睡去不提。

·

梁时是在离开歙州的第十日,就收到了家里的来信的。

他爹在信上跟他说,只怕前事更坏,好在眼下外面没有风声,扬州陆家又同意了跟他们梁家谈生意,只是陆老爷抱病,还是叫他去一趟扬州,跟陆景曜谈,如此辈分相当,也不失了他们陆家的待客之道。

梁时坐着马车里,信纸捏在手心里,越发攥紧了:“是知府大人跟爹说的?”

来送信的是个四十出头的男人,叫崔康义,在梁家当了二十多年的差,从小学徒,一路爬上去,成了梁老爷的左膀右臂。

崔康义皱着眉:“知府大人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见老爷了,咱们家派人去送信,他什么都不回,老爷才越觉得,事情只怕真的不好。”

这个混账东西!

收银子敛财的时候,可没见他这么没胆子!

他们梁家在湖州虽然不是只手遮天,但是从一开始,他们也并不是要一家独大。

日子安安稳稳的过下去,他们家也是一辈子的荣华富贵。

现在出事了,就把他们扔到一旁了?

梁时面色铁青:“这种时候,还去什么扬州,谈什么生意,要真是……”

他声儿一顿,冷着脸看崔康义:“家产都要尽数抄没了,还有什么生意好谈的。”

崔康义吸了口气:“老爷就是怕你想不开,非要回去。这种时候,那不是能保一个,是一个吗?”

他反问,倒也没等着梁时接话:“老爷的意思,你去了扬州,就再不要回家了。倘或是风平浪静的度过,自然无妨,也不影响和陆家的生意,可要真坏了事,你只管自己跑,又有银钱傍身,从此隐姓埋名,也算替梁家留了根儿了。眼下……”

他一面说,一面唉声叹气的:“老爷想趁着这阵子,把八姑娘的婚事赶紧定下来,只要人品好,对姑娘好,多给些陪嫁,叫姑娘下半辈子过的好,就成了。”

竟走到了这一步吗?

梁时呼吸艰难:“先前不是说,最多也不过是家产抄没吗?怎么这样厉害,竟要爹做出这些安排来!”

他咬紧了牙关,崔康义也不知道怎么劝说,只能尽可能的平声回他:“老爷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上头的事,难说的很,要是家产抄没不能平息,只怕是要见了血,才能了事。”

可让他一个人跑……

然而梁时后话还没有来得及说出口,崔康义又叹气:“老爷本来听了姑奶奶的话,想着八姑娘要是能嫁到温家去,将来就更不愁了,这次的事情,说不得也能有温家帮衬一二。长房老太太毕竟是尚书府的姑娘,总比咱们有些门路,他们二爷在外多年,三教九流认识不少,官场上也有朋友,只是没想到,姑奶奶也没能成事,反而八姑娘在温家闹了好大的没脸,如今连口都难开了。”

梁时一下子想到了自己做的事,脸色一白:“温家不会……”

他说话顿顿的,崔康义就会错了意,又是无奈,又是摇头:“温家是未必这么绝情不认人,可是老爷也说,不到万不得已,也实在不用开这个口了。不过要我告诉你,如果你跑了,等过些年,风头过去了,你要是过得不错,也就算了,要是过的不成,不妨悄悄去温家,好歹姑奶奶还在,总是会护着你的。”

护着他?

真等到梁家彻底不中用了,还有谁会来护着他呢?

他的好姑妈,眼里心里,只有他们三房的利益,连燕娇的名声都能撇出去不顾,还会护着他?

他这次做了最不理智的事情,虽然没成,但是温桃蹊吓坏了,温家兄弟也知道他的所作所为,只不过投鼠忌器,才没跟他秋后算账,放他离开了歙州而已。

万一梁家真的破落了,他去找温家人帮衬,那不是自己送上门去,给人揉搓羞辱?

这个世上,总是雪中送炭难的。

世人不落井下石,就已经十分不容易。

爹如今也真是,走到穷途末路,竟生出这许多的痴心妄想来。

梁时苦笑:“怕是不成了。”

崔康义拧眉:“怎么就不成了?这种时候,你还惦记什么体面不体面的吗?”

他到温家当差太早了,早到那个时候梁时都才出生不久,小小的一团。

他几乎是看着梁时长大,也陪着梁时长大的。

梁时五六岁,就开始跟着老爷到柜上去了,老爷看重这个儿子,什么都是手把手的教。

后来小小的人儿,就老是缠着他,那几年他也得了老爷的器重,也就任由梁时跟着他。

这么多年下来,看着梁时,也没觉得这是少东家。

眼下崔康义看出梁时的为难和不情愿,想着公子哥儿嘛,毕竟是富贵堆里长大的孩子,将来那样落魄的境地,要他低下头去求人,大概总是觉得脸上无光。

可是,好好的活着,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