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香料以及骏马和种子,虽然穿过沙漠十分危险,但富贵险中求,一些城市确实非常热闹。
浙省在接手了凌朝甘省的经济民生发展以后就开始调研考察,并且从曦国国内带来了许多各方面人才,丁若宁就是其中之一。
丁若宁是冷门专业的毕业生,学的是某很难就业的小语种,但其实现在因为时空门的出现,学语言已经成为新的大热门,毕竟异界人说话大家都是听不懂的这时候就需要翻译,哪怕现在有非常方便的翻译机,但总有机器达不到的地方。
比如说现在正在跟丁若宁交流的一个红色胡子的商人,他正在对着丁若宁叽里咕噜地说着什么,因为他这种语言似乎已经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无法对翻译机输入非常系统的语言程序,再厉害的翻译机也翻译不了。
但丁若宁经过两个月的紧急培训可以连说带比划地和这个国家的商人交流了,她现在就负责一个小县城的对外交流沟通。
这天她跟红胡子西域商人沟通完以后就回到自己的住处,有些商队会经过这个小县城修整一番,在这个时候就可以趁机卖出一些本地的特色商品,不过也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
丁若宁在住处休息了一下后就拿出了已经研发的第5代的飞行手环,伴着黄昏的晚霞飞到了县城城墙边的一个大院子里,在这里还有许多人没有休息,忙着包装刚刚从加工厂搬运过来的散装粟米糕。
根据上面的指示,每一个地区都要有自己的特色商品加强经济发展,要带领人民致富并不能光靠现代的商品进口,而是要大家自己动手谋求发展。
丁若宁所在的临姚县土地很适合种植改良粟米,也就是小米,所以现在所有耕地、温室大棚种植的粮食大多数都是粟米,也有一些从罗克帝国那边运来的金粟。
这些米被送进加工厂使用现代工艺加工成了保质期很长的粟米糕,卖给这里路过的商队,也运输回国内和罗克帝国售卖。但穿越大沙漠过来的西域商人重点还是在于各种中原的特色商品,比如说丝绸瓷器什么的,这种食物类的东西,他们只是买一点尝个鲜。
这个时候就需要动点脑筋了。
丁若宁看着大家用真空包装粟米糕,转身走进旁边的库房,这里放着装饰得非常华丽的盒子,里面放的是从其他省份运来的精致银镜子,最近很是畅销。
这些镜子都是赠品,只有买够一定数量的粟米糕和其他的农副产品才可以得到,临姚县城就是这样吸引更多商人来的。
这种华而不实的东西用现代的流水线来做要多少有多少,曦国只要收购一些机器就能解决大凌朝大量的贫困人群,所有的商品在全境流通,让整个商业市场活跃起来。
丁若宁摸了摸这华丽的盒子,微笑了一下,在这时,她刚听到外面传来了一阵惊呼,连忙跑了出去。
很快,她的眼睛瞪得老大。
她发现原本就矗立在院子旁边的城墙突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非常现代化的大楼,大楼上写着几个大字:海城商贸中心。
丁若宁用手环飞到半空中,她惊悚地发现,半个临姚县城被传送到了海城……
“天哪……”
曦国最大的城市之一海城有一部分街道突然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古朴又陈旧的小城,建筑的风格非常古风,各个院子的院墙大多数是黄泥堆的, 面带惊讶走出来的人个头都比较小,穿着古装。
这次时空传送范围之大震惊了所有人,而且传送的时间是傍晚5点多, 正值下班的高峰期,许多人猝不及防地就进入了这个被传送的区域, 现代化的各种交通工具进入之后不免惊吓到古人。
这毕竟是在海城, 海城可是国际大都市。
方圆10公里的区域被传送,受灾区域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强的一次。
海城警方迅速到位,幸好丁若宁是现代曦国人, 她马上站出来说明了情况, 帮助定位了两个受灾地址。另外也赶紧配合海城警方去统计传送来的人员数量以及人员构成, 毕竟被传送的这块区域也有许多是西域商人,现在需要很多人去安抚慌乱的居民。
但其实临姚县到达海城之后遇到的麻烦远远比不上与他们交换的那一部分海城居民, 毕竟比起人手,海城要比凌朝甘省充足多了……
……
此时的小蓝星原临姚县城,一阵阵喧哗从城内发出,原因自然可想而知。
刘愿奇阿姨就是其中一个,她今年已经66岁,以前是海城某纺织厂的车间主任, 退休以后就在家种种花草, 带带孙女,日子过得很是闲适, 身子很硬朗。最近老伴去参加老年夏令营,孩子们每天会回来吃饭。
今天她像往常一样把菜做好放在桌子上, 等着孩子们回来一起吃饭,然而只是一个眨眼的瞬间就换了地方,家里所有的电器迅速地断了电,手机的信号消失,电视上闪烁着无信号。
刘阿姨当时正在弄堂里跟邻居聊天,结果大家就看到了头顶上的电线突然挂在了屋顶上,似乎是从哪个地方断了